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
高级翻译学院2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

梁音绕梁,三代师表:英文学院课堂上的仪式感,致敬一位师者的耕耘岁月
日期: 2025-09-10      信息来源:      点击数:

2025年9月10日,教师节的晨曦洒满西安翻译学院的课堂。英文学院领导一行悄然走入一间教室,将一束鲜花献给正在授课的梁根顺教授。这一刻,课堂内掌声雷动,学生们的目光中满溢敬爱——这位年逾花甲仍坚守讲台的老人,用四十余年的光阴,为无数学子点亮了语言与文化的灯塔。

一束鲜花,致敬四十年讲台耕耘

讲台上的梁根顺教授,鬓角已染霜色,眼神却依然清澈如初。他端坐电脑前,正娓娓道来英汉翻译的微妙差异,仿佛岁月从未磨灭他对教学的炽热。学院领导的突然来访并未打断课堂,反而为这间教室增添了庄重与温情。一束鲜花递到梁教授手中,他略显腼腆的笑容里,是无数个伏案翻译的深夜、无数次循循善诱的课堂,以及近百万字译作沉淀出的从容。

有学生低声感叹:“梁教授就像一位慈祥的爷爷,总用最生动的例子让我们理解翻译的精髓。”这份跨越年龄的亲切感,源自他数十年来对教育事业的赤诚——从英国利兹大学求学归来到踏上讲台,他始终将“育人”视为翻译事业的终极使命。

梁根顺教授的贡献,早已超越课堂范畴。其译作涵盖文学、戏曲、民俗、影视等多个领域,总量百万字。他的经典译著成为跨文化研究的范本,他对陕西本土文化的翻译——如西安各大景点的英文标准解说词、英语导游考试教材——更让世界听见了“陕西声音”。

梁根顺教授授课英汉翻译


一声教导,传承跨文化沟通智慧

梁教授的课堂,从不乏笑声与深思。他常以顺口溜总结翻译要点:“掌握词汇,把握主题;长句断开,调整语序……”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让复杂理论变得鲜活。而他更重视的是文化精神的传递——在论文《文学作品中文化语词翻译的忠实维度》中,他写道:“翻译的实质是以目标语再现原语文化,需‘述而不作’,恪守对文明的敬畏”。

许多学生记得他修改译文的深夜邮件,也记得他调侃自己“翻译痴人”的幽默。一名毕业生动情地说:“他总说‘翻译是艺术’,却用最严谨的态度雕琢每个词句。这种执着感染了我们所有人。”

学院领导深入课堂表达节日祝福

一座学院,见证师道传承青蓝相继

如今,梁教授虽已不再担任行政职务,却仍是年轻教师眼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年过花甲的他,常与青年教师研讨至深夜,“废寝忘食”成了他的标签。他的精神深深融入学院血脉:

“梁教授用半生心血证明,教育者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传授,更在于文化使命的承载。他是西译外语学科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发展的见证者、推动者。”——英文学院院长袁小陆在献花仪式中坦言。

教师节的鲜花会凋谢,但师者的教育初心与匠心会代代相传。他让无数学生相信: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,更是文明的火种;翻译不仅是职业,更是文化的摆渡人。在这个致敬师者的节日里,课堂上的掌声与花香,成为对一位老人奉献教育的最美注脚——而他只是微笑着收起鲜花,重新拿起粉笔,轻声对学生们说:“我们继续上课。”



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太乙街道西安翻译学院西区2号教学楼

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