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外研社“教学之星”大赛圆满落下帷幕。我校英文学院公英中心教师孙斐然、李颖俊、殷海霞、张娟、刘微组建的参赛团队和英语一系教师莫里娅、安怡敏、王薇组建的参赛团队,分别斩获大学英语组全国复赛一等奖和英语专业组全国复赛二等奖。
外研社“教学之星”是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。大赛以引领教学发展、创新教学理念、交流教学方法为宗旨,以专业水准、规范流程、科学评价为原则,以多语种、多层次、多模式为特色,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,被连续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“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”。本届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,赛题为“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:讲述中国,沟通世界”。 教材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与支撑,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科学使用是保障教学与育人成效的关键。新时代背景下,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,亟需培养能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。外语教师应服务国家战略,以精品教材为基,探索数智融合,深化“三进“教学与 “理解当代中国”教育,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应用、跨文化沟通、国际传播及专业领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,从而实现讲述中国、沟通世界,为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。
自今年 4 月大赛章程发布以来,英文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、统筹部署,各系部迅速响应组建专业参赛团队,以高效执行力开启备赛攻坚。备赛期间,团队成员秉持协同共进的精神,以攻坚克难的魄力突破教学研发中的多重挑战,对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性打磨—从框架搭建到细节优化,历经多轮研讨与迭代,为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与实操性筑牢基础。参赛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本届赛题要求,深度解构教材体系,精准锚定学生实际学情。团队创新性构建 "真实交际场景+阶梯式促成活动" 的教学模型,设计层层递进的能力训练任务,推动学生实现知识内化与产出转化。同时融合数智技术与师生合作评价(TSCA)的多元评估体系,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与师生双向反馈的有机结合,形成教学闭环,切实提升育人实效。
在与全国 565 支参赛队伍的激烈角逐中,团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、创新的教学范式及出色的现场表现力突破重围,从众多优秀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最终斩获佳绩,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领域的专业实力。
此次比赛充分彰显了我校外语教师精湛深厚的教学基本功、卓越突出的教学实力以及前沿创新的教学理念。参赛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构建高效课堂,以创新思维突破传统教学范式,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展现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匠心追求。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发展新起点,锚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,构建“以赛促教、以研强师”的长效发展机制:一方面持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,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,打造更具实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;另一方面搭建多元化教师发展平台,通过教研项目孵化、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等举措,全面赋能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进阶。以此双轮驱动模式,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、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
